前陣子在法扶基金會擔任審查委員,休息時跟一旁打字的實習律師a聊起來,
a提到很多剛考上律師的朋友都反映實習真的變得比較難找了,
因為律師考試在去年作了重大變革(改變考試方式,提高錄取率到11%),
每年錄取人數從往年四百多個一躍變成將近一千個,是過往的兩倍有餘,
造成的結果是新進律師找實習變得有難度,到事務所工作的選擇也變少了,
甚至有的事務所表明不收排名在後段(500名以後)的律師~
a:請問律師,再這樣下去律師市場會不會飽和?
k:我覺得還好勒,
其實我認為念法律前20%甚至30%的人都有足夠知識處理法律事務,
不需要弄一個很難的考試把一堆人卡在門外,
你覺得1000個律師很多,但在我看來,沒那麼可怕,
1000個律師裡面,200個追求穩定工作,會去考公職,50個走學術,扣一扣剩下750個,
這750個裡面,有150個想走非訟,會去中大所,真正會走訴訟的只有600個,
600個訴訟律師裡面,中南部200個,大台北地區剩下400個,有很多嗎?
400個訴訟律師裡面,個性適合(生性好鬥?)樂在其中的又有幾個?
不要想說市場怎麼樣,
市場不缺律師,但永遠缺好律師,
你現在最要緊的,是在事務所受雇把基本功(民刑傳統訴訟,合約,法律意見)練好,
練到一定程度之後,再來想市場飽不飽和的問題,
好律師根本不會去想市場飽不飽和的問題,
接案子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去想?
ps:
其實律師市場會不會飽和,
除了看供給(律師新增人數)外,還要看需求(台灣法律市場的成長幅度),
如果供給成長2倍,需求成長3倍,還是供不應求勒,
至於k個人而言,目前是沒有感受到什麼市場飽和的問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