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K對老東西一向很著迷, 也買了一些著名國寶的書看,
雖然不是很懂如何鑑賞跟判別真偽, 但覺得這些老東西背後的故事實在非常有趣!
最近有大陸節目"天下收藏", 三位來賓帶著自己的寶物上節目供專家鑑賞,
如果確定不是真的, 主持人會用捶子把東西敲爛, 偶而轉台轉到都會愀幾眼~
(雖然K一直覺得專家會不會看走眼把真東西毀掉?也懷疑節目是不是真的把觀眾提供的東西拿出來~)
不過完全沒想過會碰到古董這東西, 總覺得那個領域的人跟K是兩個世界的人, 碰不到一塊!
吃完飯杜同學提議跟他朋友一起到他天母的家坐坐,
我也想瞧瞧天母豪宅是怎麼一回事, 就去了,
一進門~???這就是傳說中的豪宅嗎?根本就是倉庫嘛!
看來杜同學沒有辜負他的母校 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美國最佳藝術學院的名號,
藝術家的個性把他的天母豪宅搞得跟倉庫一樣~
不過這個倉庫裡可是一堆好東西勒!
雖然乍看之下到處都是一堆 破爛家具 不知名的石頭 跟 奇怪的畫作,
直覺告訴我, 這些東西一定不簡單!
杜同學泡了茶請我們兩位坐著兩張頗有古味的椅子, 在一張破舊的桌子上喝茶,
隨著我好奇的提問, 慢慢告訴我們這些老東西後面的故事,
原來杜同學已經玩古董十年了, 回國後就開始玩了,
除了一開始有被騙繳一點學費外, 隨著時間增加, 看古董的眼力也變得比較銳利~
杜:破舊的桌子你不要看他破舊, 這是明朝的桌子, 我花oo萬在某某地方買的!
K:你怎麼知道這是明代的東西?
杜:你注意看這個桌腳的工法, 明代跟清代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會用新材料舊工法加工騙你, 你要花時間瞭解木材的習性才不會被騙~
杜:像竹子是比較好懂的, 老竹子久了水分會流失, 你注意看他的內部, 會有一些小突出,
那是水分流乾後的自然現象~一般竹子古家具要看這種小地方~
杜拿出一個小銅像, 完全不起眼~
杜:這是我最近的戰利品, 你用放大鏡看看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朋友:上面的鏽好像是長出來的?!
杜:這些銅鏽怎麼來的?他不是跟外面空氣接觸來的,
當初鑄模時有些空氣會跑進去, 時間一久會從銅像內部裂縫跑出來, 鏽是從內而外長出來的~
這是清代的小銅佛, 有一百多年歷史~
K:你怎知道他的年代?
杜:一百年的銅鏽跟兩百年的銅鏽長得不一樣~
杜拿出兩個小杯子~
杜:這是清朝的春宮杯, 有點瑕疵, 不過價錢也是十幾萬~
另外一個杯子也是有點缺口, 不過這個缺口不能算是瑕疵喔!
朋友用放大鏡看:這個杯子缺口上還有釉!
杜:對!所以這個缺口是上釉之前就有了~這個缺口不是後來造成的!
K:你這裡最貴的東西是哪一件?
杜指了指後面的一個古箏:明代的古箏, 全世界只剩下三張~一百多萬吧!
杜:你看後面那一對石羊, 他們是墓前的東西, 從大陸弄過來的~
這天晚上真的是聽故事聽到忘了時間, 差點回不了家!
是很有趣的一個夜晚, 我提供給杜的資料 跟 他跟我分享的好東西 , 實在差太遠了~
--------------------------------------------------以 下 為 節 目 介 紹---------------------------------------------------------
《天下收藏》是大陸全新重量級娛樂文化節目,由大陸知名演員「王剛」主持,
聚焦中國難得一見的民間祖傳珍寶,抽絲剝繭看中國奇珍異寶的來龍去脈!
與其他同類節目相比,本節目最大的不同在於用現代化、國際化的角度,
系統地詮釋中國古代藝術品的精湛與美豔,
「去偽存真」的節目宗旨彰顯出與眾不同的威嚴與立場。
源自法國的 360 度全景攝影棚將整個收藏界濃縮為一個圈,
面對 360 度全景攝影機,藏寶人、明星嘉賓、中國與國外知名鑑定與收藏家彙聚一堂,
共同就寶物的收藏與鑑賞展開論戰。
節目高潮在於主持人王剛,揮舞著手中的紫金鎚,將鷹品當場砸碎!
每集上演的都是一場真與假的較量,質與價的爭鋒!
想要學會如何辨識各種稀世珍寶的真偽,您絕對不能錯過精采節目內容!
----------------------------------------------------------以 下 為 報 導----------------------------------------------------------------
馬未都談王剛《天下收藏》:現場砸假貨隻是噱頭
2008年04月28日14:12 來源:《青年報》
馬未都比想像的有親和力。
4月26日,記者在鄭州全國書市上與馬未都偶遇的時候,他雖然仍穿著那件頗有古意的棕色立領中裝,
但他低垂著眼帘聽人說話的神態,讓記者覺得他是願意說些什麼的。
沒想到他對本報記者一說話,竟是表達了對王剛《天下收藏》節目的不屑,
他稱王剛是一個善於用噱頭吸引眼球的人。
馬未都來全國書市是為了吆喝他那本新書《馬未都說收藏》的。
馬未都來全國書市是為了吆喝他那本新書《馬未都說收藏》的。
在央視《百家講壇》的幾十講,讓這個在民間苦苦 被過濾廣告奮斗了好些年的收藏家徹底翻身,
成為人們眼裡的比學院派專家還靈驗的文物鑒賞大師。
記者昨遇到馬未都的時候,他剛剛為人做了一次鑒定,
他托著那隻瓷瓶煞有介事地說:“瓷肯定是瓷的,但有點燙手,顯然還是新的!”
可是馬未都卻否認他所做的一切是在教人怎麼當鑒賞家。
“有的人以為看了我的節目就能學會鑒別文物的真假,那不可能。
“有的人以為看了我的節目就能學會鑒別文物的真假,那不可能。
隻要看過我的書,就知道我壓根兒沒教人鑒定,我隻是想通過說收藏,來告訴人們一種文化。”
馬未都一直為被人曲解而感到委屈。
馬未都經常會給人說一些黃梨木的桌子、紫檀木的椅子,他自己也收藏了不少,
但他知道普通人根本買不起這些動輒幾十萬的寶貝,
所以“普通人能從我的講述中享受到中國文化的樂趣才最實惠。
能有財產方面的樂趣,當然更好。”
馬未都向記者坦言,依他的觀察,現在文物市場上的假貨非常多,“假的永遠比真的多”,
馬未都向記者坦言,依他的觀察,現在文物市場上的假貨非常多,“假的永遠比真的多”,
也因此,盡管他反對被說成是教授鑒定知識的專家,但他仍然將為別人鑒寶看成一大樂趣。
這就和目前由王剛主持的火爆欄目《天下收藏》不謀而合了。
不過,馬未都為記者說起《天下收藏》時,他那表情卻分明有些不屑。
原來,追根溯源,馬未都還算得上王剛玩賞文物的入門老師之一。
當年王剛才入門那會兒,他想買一些沒有定論的、有爭議的文物作為收藏,
當年王剛才入門那會兒,他想買一些沒有定論的、有爭議的文物作為收藏,
馬未都就曾勸他“別碰”,並建議他從鑒定上沒有爭議的“康熙青花”瓷器入手,
“后來看,效果不錯。”
所以對於王剛鑒寶的火爆,老師馬未都當然有資格表示他的謹慎態度了。
所以對於王剛鑒寶的火爆,老師馬未都當然有資格表示他的謹慎態度了。
“《天下收藏》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益智類節目吧!”馬未都的評價比常人低了一大截。
而說起王剛那最有爭議的“砸毀假貨”的舉動,馬未都也微微一笑,
“那應該隻是王剛用來吸引人的一個噱頭吧。
”言下之意與任何去偽存真的偉大口號都沒有關系。
馬未都還告訴記者,5月2日他將揮師上海的藝術書坊,為讀者簽售新書。(酈亮)
馬未都還告訴記者,5月2日他將揮師上海的藝術書坊,為讀者簽售新書。(酈亮)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