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聽到蠻多人講:"這些學生就是害怕競爭,才會反服貿!"
最有名的文章,應該是"孩子們,回家吧!為反對而反對絕非台灣之福"
http://ck101.com/thread-2949498-1-1.html
我覺得,作者似乎無意了解學生的想法,
甚至認為學生是害怕競爭,或為反對而反對,
理解錯誤,寫出來的文章,看起來很理性,其實很霸道,
且陳述的內容離事實很遠很遠~
第一個,
這些學生並不是為反對而反對~
因為執政者在處理服貿過程中,有太多的黑箱,才會引爆大家內心的不安,
是的,我們不能逢中必反,但是,逢中必軟,難道就是正確的嗎?
就因為台灣的狀況特殊,任何議題,只要扯上大陸,就會有爭議,
既然事先知道可能會有爭議,
那在處理過程中,就更應該盡可能透明,以消彌民眾的疑慮,
而不是簽約前不找各產業界真正懂的人參與,
簽訂後再開公聽會(事後才召開,這是政策宣導會吧)
甚至試圖規避國會監督,希望用備查方式便宜行事,
等到民眾疑慮轉為怒火之後,
再來說:"阿,你就是怕競爭,不用怕拉,增加競爭力就沒有問題"~
(黑箱的問題,就應該以透明化解決,
怎麼會以呼籲增加競爭力的方式解決黑箱問題?)
第二個,
這些學生,是他們那個世代最優秀的人才,
哈佛大學或其他美國名校會要他們,
他們以後拿的也絕對不會是22k~
為什麼?
從幾件事可以知道
他們在佔領立法院後,立即成立各個小組,醫護站,糾察隊,清潔隊,
架設網站,井井有條,
有辦過活動的人就知道,
辦十個人的活動,虎弄一下可以過關,
廁所?跟附近借就好,飲水?向7-11借一下就好,
辦一百個甚至上千個人的活動,沒辦法這樣
一個人要上廁所,就地解決就好,
十個人要上廁所,有點困擾,找家店解決就好,
當這個人數乘以十倍甚至百倍的時候,那就是一個大問題,
處理不好,就是大災難!
但這群學生克服了~
此外,你看看帶頭的幾個學生,二十出頭,
佔領面對媒體時侃侃而談,既不張揚也不畏縮,思路清楚,
一般大人如你我,面對媒體採訪,都未必會有這樣程度的表現~
聰明的學生(足以觀察並了解到社會不公平之處的),
一百個裡面有十個,
聰明又有勇氣採取具體行動衝撞體制的,
一百個裡面,不見得會有一個,
具備上面要件(聰明,觀察力,勇氣,行動力)的同時,
又具備組織能力及溝通表達能力的,
一千個裡面,不見得會有一個~
這樣的人才,怎麼會怕競爭呢?
你說這些學生害怕競爭,才會反服貿?
他們的競爭力比你我還強!
就算你把全世界的貿易壁壘都拆掉,
他們也有足夠能力與任何一個國家的年輕人一較高下!
國父寫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序時,這樣寫道:
吾党菁華,付之一炬,其損失可謂大矣!
然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
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
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其實喔,
我認為,孫中山講的,有一半是事實,有一半是虎爛~
事實的部分是:參加起義的人,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人才,
一百年前能出國唸書的有幾個?
以他們的背景及能力,根本不愁吃穿,
但他們卻為無數無知的老百姓,犧牲自己的生命~
http://www.newsancai.com/big5/history/118-past/55774-2013-11-22-10-51-32.html
那老百姓回報他們什麼?
這就是我剛剛說的,虎爛的部分,
老百姓有因此"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
少來了,
那時候,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是文盲,
連孫中山是誰都不知道,誰知道什麼黃花崗革命?
就算廣州城內知道這件事情的老百姓,對這些學生的觀感,
大致上就是:
"暴民!"
"革什麼命,把自己的命都革掉了"
"那個誰誰誰,去參加革命,死了屍體發臭三天都沒有人敢去收屍,不要學他阿"
這些烈士們,面臨的,
是不解,是詆毀,是嘲笑,
絕不是什麼欽佩或是感激!
k沒有經過那個年代,
但是,從這場學運,面對的一些保守市民的質疑
諸如:
這些學生都是暴民,應該全部抓起來,
抗議浪費社會資源,他們就是怕競爭才會這樣
(這些保守市民的法治觀念,就是認為人民有守法義務,而國家不需要守法)
我認為,這大致上就是當年這些學生革命者碰到的情況~
歷史很弔詭,
每個時代最有能力最有見識的人,
總是站在最前面,替大眾爭取權益,
而他們接受到來自背後廣大大眾的,往往不是掌聲,而是被吐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