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親節,以往都是當兒子進貢紅包給k爸的份,
今年初自己終於當了父親,
不過以小兒六個月多的年紀,很難期待他會有什麼表示(攤手)~
不過從一開始的困惑,到後來慢慢的看著一個小生命的成長,
從不會移動身體只能發出像貓一樣的微小叫聲,
到會仰起頭,到會翻身,到會坐,
每一點小小的進步,都帶給k深深的感動,
原本因職業關係比較冰冷無情的心也變得比較柔和~
我想趁著記憶還在的時候,把一些小瑣事記起來,以免忘記:
1.剛出生護士把小朋友拉出來時,這個小子沒有發出什麼聲音,
東張西望的,感覺好像很困惑,
直到被護士拉去沖水,才開始大哭,
後來護士抱給k拍照時,這小子也沒什麼反應,
也不哭,只是瞇著眼睛,看起來就是一個淡定的小人兒
(k的第一印象沒有錯,後來帶林小頡去看任何新東西,
都沒什麼強烈情緒起伏反應,大笑或大叫,都沒有,就是很好奇的看著新玩意兒,
他興奮的時候,頂多就是手舞足蹈一下,情緒很平穩,不太有暴走的情況,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林小頡莫名呵呵亂笑,像酒醉一樣,那就是愛睏勒~)
2.可能是足月(40週又5天)才出生的關係吧?!
身體機能相當不賴,活動力很強,很有力氣
六個月大時帶去打針(身高67.5cm,體重8.5公斤),
碰到一個媽媽帶著小孩,體型是林小頡的2/3,
還叫林小頡跟人家打招呼,
k:叫弟弟
林小頡:.....(完全不理我)
某媽媽:你這個幾個月大?
k:六個月大,
某媽媽:我們這個已經九個月大勒
k立即改口:叫哥哥~
林小頡:.....(還是不理我)
3.觀察力不錯,
林小頡比較難入睡,張山地會唱歌給他聽,唱久了也會累,後來就燒了一張cd,
第一次放的時候,林小頡抬頭看了一下,竟然伸手去摸他媽媽的嘴巴,
他大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媽媽嘴巴沒動卻有聲音出來
後來張山地不在時,k放cd給他聽,林小頡也是起身轉頭看來看去,
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媽媽不在房間,卻有媽媽的聲音出來
另外,林小頡四個月大時,k與k媽k弟帶他到金山燭台嶼步道走走,
晃了一兩個鐘頭,小子當然是高興得不得了,
回程走到停車場,林小頡看到k的車子突然哭起來,且一再掙扎不願意上車,
看起來,
1.林小頡知道這是k的車,
2.林小頡知道上車就是要回家勒,他不願意,想繼續玩~
4.對吃很執著(這點跟他爹很像),
肚子餓時沒有立刻給他喝奶就大哭,沒得商量,
不過後來大概發現不需要用哭的大人就弄吃的,
大哭的情況比較少了,但是還是會假哭
(在法律上,這應該是虛偽意思表示,目的是為了撒嬌)
5.打針唉兩下就沒了,
醫院小兒科通常是哭成一片,有的小朋友沒打針卻從頭哭到尾,
林小頡只是很好奇的東看西看,完全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碰到什麼,
被打一針後,沒哭,只是露出困惑的表情,
被打第二針後,才發現這世界並不是他想像的那麼美好,就絕望的哭起來勒,
不過也是唉兩聲就沒了
六個月大時連打三劑,就哭得比較兇勒,
為了固定住他,張山地怕自己會跟著哭,
就叫他在該醫院服務有當過護士的堂妹幫忙固定,
結果當天晚上,張山地堂妹也到k家裡聊天,想替林小頡餵奶,
林小頡一看到阿姨的臉,馬上大哭,連最喜歡的ㄋㄟㄋㄟ都不喝勒,
我想他應該是看到阿姨就想起來打針的不愉快回憶吧?!
PS:即便是大哭,也是很秀氣的哭法,感覺非常委屈,但絕對不驚天動地~
6.會靜靜聽人講話,
林小頡喜歡聽大人講話,不管是k與張山地開車時的對話,或搭捷運時聽隔壁的人的對話,
有一次去木柵動物園玩,回程搭捷運時,他醒來就靜靜的聽對面兩個歐巴桑的對話,
連歐巴桑都發現了,
歐巴桑說:這小孩眼睛很靈活,應該是刺激有夠
(我們也沒有刻意,不過前三個月做什麼事情都會跟他講,不管他聽得懂聽不懂,
四個月大時有機會就帶他往外跑,看看這個世界,盡量給他聽力跟視覺的刺激,
手部就用玩具讓他發展握力及使用手指的力量的機會)
7.第一次趴著,覺得很奇怪(四個月大)
8.終於會坐勒,好高興!(六個月大)
9.偷吃袋鼠被抓包,好吃好吃!(六個半月)
10.奮力一咬(六個半月)!
11.還不太會爬就先站起來,還一副很神氣的樣子,真傷腦筋~(七個月)
12.邁出人生的第一步!
(1歲1個月)
13.第一次出國
(1歲4個月)
14.到海邊玩水好開心!
(1歲8個月)
15.講電話
(1歲11個月)
16.一邊吃香蕉一邊唱歌:"大猩猩,ㄉㄉㄉ!""大猩猩,ㄉㄉㄉ!"
(2歲2個月)
謹以此照片證明k對林小頡有撫養之事實,k日後年邁時得向林小頡請求撫養(五個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