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馮夢龍所著「古今譚概」記載「大學士萬安老而陰痿,
徽人倪進賢以藥劑湯洗之,得為庶吉士,授御史,時人目為洗鳥御史」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是說「大學士萬安年紀大了力不從心,有陽萎的問題,
有個安徽人叫倪進賢進獻了一個藥方,親自用湯藥幫大學士萬安洗老二,成效非常好,
倪進賢也因此得到大學士萬安的舉薦,成為庶吉士,並且還被授予御史的官位。
當時的人都譏笑並視倪進賢為洗鳥御史」。
而御史一職平日當然不是負責洗鳥,
洗鳥御史的稱呼可說是對這個御史制度最大的譏諷,
因為御史一職本來應該是屬於清望職的言官,
負責糾正錯誤政策、彈劾不當官員、勸諫皇帝,
一般來說御史都會選擇有聲望,操守好,受人敬重的人來擔任。
一般來說,歷史上除非是昏庸到極點的皇帝,否則不會輕易殺御史大夫。
因為在過去,殺言官是大忌,會在歷史上留下惡名。
而有點風骨的御史大夫也不會輕易拍皇帝的馬屁,
因為設置御史一職本來就不是用來說好聽話的。
只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清明的時候少,小人當道的時候多。
皇帝昏庸就會重用洗鳥御史。領導人愚昧就會出現拍馬脫褲監委。
監察院這個制度就是孫中山抄中國古代御史大夫的制度,
硬套在西方學來的三權分立上,搞成一個不倫不類的五權憲法。
老實講,過去的專制皇朝沒有分立制衡的制度,因此設有御史大夫這種言官,
歷朝歷代的官稱不太一樣,但是功能大同小異。
在過去以人治為主的封建王朝中,用以擔任政府防腐劑的角色。
但是有趣的是,其實這個御史的功能往往不彰,
原因在於只有英明的皇帝,才會真的重用敢講真話的言官,也才會容忍言官對自己的指責。
平昏一點的皇帝,就會出現一群唯唯諾諾的言官,
既不敢真的勸諫皇帝,怕影響官位前程,又沒膽投機拍馬,自毀清譽,
所以平日只願參劾一些芝蔴綠豆大的事,不願得罪任何人,好保得自己的太平官位。
過去台灣的監察院成效不彰,彷彿不存在一般,就是這種原因下的結果。
但是當皇帝昏庸到極點,那就連庸庸碌碌,膽小不願生事的御史大夫都不可得。
洗鳥御史們一躍於廟堂之上,脫褲拍馬無所不為,
甚至參與政爭,利用言官之權,打擊異己,無恥惡行,敗壞制度,毀壞三權分立之架構。
這樣的御史太夫要之何用。
野史上記載,道光皇帝有次散朝後去看戲,幾個大官竟然也跟著一起來,巴著皇帝逢迎拍馬,
結果道光皇帝痛斥這幾個大臣,說這樣的事是太監們在作的,
大臣的工作是匡扶國家,籌畫政策,而大臣不作大臣的事,竟然自甘墮落跑去作太監的事。
這個道光皇帝在歷史上還排不上屬於英明皇帝,都懂得這個道理,
今日台灣領導者聽著言官脫褲拍馬,心中不知是作何感想。
近日洗鳥御史們除了脫褲拍馬,令人噁心外,
更打算硬搞司法權,好鏟除前朝任命之廷衛大夫。
好笑的是今日執政者無力弄下這個人,
也是因為過去在前朝執政時,硬修法院組織法,給了廷衛大夫任期制,
結果今日反而作繭自縛,在掌握了行政權與立法權以後,卻無法完全掌握檢察系統,
想要利用檢察權來打擊異己頗感不便。
洗鳥御史們看到今上的心病,起而圍攻廷衛大夫,於是惡犬狂吠,風骨掃地。
一輪投票不成,再接再勵。
而貓纜停駛一案,竟連約談當時的主事者都不敢,
獻媚醜態,著實可笑,敗壞制度,著實可悲。
過去御史獻藥洗鳥,不過留人笑柄,今日御史作惡拍馬,
動搖民主共和國三權分立之基礎。
可謂監察權已成憲政惡獸,不除不可。
文章出處:
http://sophist4ever.pixnet.net/blog/post/26270536
註:這個假圖天國部落格, 是K最近蠻常看的一個部落格,
主要寫如何作假照片, 修照片, 順便講一點歷史跟軍事, 剛好都是K有興趣的地方,
(連蔣介石跟國父的照片都是造假的, 厲害吧!http://sophist4ever.pixnet.net/blog/post/18784692)
重點是這位作假圖(?)大哥文筆犀利, 蠻多文章令人拍案叫絕, 有興趣的人可以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