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律師放榜,
雖然已經跟自己無關, 還是上去看一下有沒有熟人上榜,
感覺好像是很無聊的動作, 可是我認識的法律圈裡的朋友這樣的人不少,
甚至我還知道幾個已經當了五六年法官的同學都還保持著看榜的習慣,
讓我懷疑看榜是不是早已成為每個法律人(不管有沒有通過考試)每年的一個心照不宣的儀式?!
因為已經畢業十年了(這個我記得很清楚, 畢業後幾天1997/7/1是香港回歸中國的日子),
所以熟悉的名字只會越來越少, 而一些優秀仍在努力的朋友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今年榜單上,
落榜經驗豐富的我很能體會那種心情, 也因為如此, 此時說再多都是無意義,
那種付出數年時間心力卻一無所獲不甘心的心情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排解的,
法律人都被下了一種叫做國考的病毒, 發病症狀就是不自主的想準備考試,
不管是上班族或全職考生,每年固定到國家考場報到兩次,
經歷兩到三天的折磨, 只為擠進前8%當律師或3%當司法官,
放榜時, 大家都被上榜者風光的樣子迷住了, 也產生錯覺,
身邊的阿狗阿貓都上榜了, 律師考試看起來似乎沒那麼難考~
卻沒意識到, 8%上榜者風光的背後隱藏著92%的巨大比例的失意人暗自舔傷口,
沒有幾個法律人了解到, 也不願了解,
就跟樂透一樣, 獎賞太大(註)時, 往往會讓人忘了機會有多小~
平心而論, 8%是一個被放大的比例,
因為這個8%不是應屆8%, 8%裡面考了3~5年的佔了大多數,
連帶的讓應屆畢業生卡住了, 必須努力3~5年才能具備相同水平, 運氣不好的考生要拖更久,
以印象中我那一屆T大應屆上四五十個律師司法官計,應屆上榜的機率應該約略為2%(50/2500),
表示絕大多數人(98%)在通過國考前都經歷了落榜一考再考的過程,
如果連T大法律系畢業十年後都還有三分之一未能通過國考,那其他學校勒?
法律人陷於考試漩渦的苦楚也就不難得知了~
另外,法律題目的射倖性及改題的不確定性也往往讓法律考生苦惱,
以大學聯考為例, 我的歷史地理是強科, 再怎麼考也不會太爛, 考一百次大概也不會差太多,
國家考試不一樣, 我的民訴大學時爛到一個極致(曾經被好好先生駱永家當過, 就知道有多爛了)
後來全職準備考試狠狠的用功, 反而成了最好的一科, 那幾年考試分數分別為77,73,68,
照理講我的民訴程度應該已經不錯了吧?!錯!後來我也拿過30分的成績,
我的民訴程度如何, 又變成了一團謎~
因為努力的結果不見得可以反應到國考分數上,
考生們最普遍的經驗應該是"顧此失彼吧!"
今年民法爛就加強民法, 隔年民法考得不錯, 刑法卻又掉下去了, 沒完沒了~
而每一次差錯代表的是"銘謝惠顧""再來一年"!
此外,今年差一分不代表明年就輪到你,
今年差一點攻頂, 也許你明年又滾到半山腰也說不定,
我有學長司法官總分差一分, 按理實力應該不錯才是,
但後來十年時間榜單上卻再也沒看到他的蹤跡~
周遭一般人似乎都覺得法律系畢業當律師司法官是理所當然的,
覺得法律人考了卻沒上榜很奇怪, 一定是你這個人不用功或頭腦有什麼問題,
無意間常給法律人很大的精神壓力,這也是法律人準備考試期間的一個苦惱的來源,
看到正在用功唸書準備國家考試的法律人, 落榜的法律人, 請多給他們一點鼓勵與體諒吧!
他們不是不努力不用功, 只是那道高牆太難捉摸令人無所適從~
碰到沒當律師司法官從事其他法律工作的法律人, 也請別輕率的問"你為甚麼不當律師司法官?"
因為不是每個優秀認真的法律人都能順利通過考試的, 還要加上點機運!
註:
其實現在律師已經不是收入特別好的職業,司法官雖然起薪高, 但仍與繁重工作量不成正比,
那為何一堆法律人還前仆後繼耗費數年輕青春在考試上面?
通過考試真正的獎賞不在收入而在於心靈的自由, 起碼對家人有個交代,
可以脫離考試漩渦去作自己真正想作的事, 不用再跟別人解釋為何不去考律師司法官~
薄薄三張證書, 卻是滿滿的故事~(引述某位律訓同學另一半的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