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文章被人到處轉載,推的人很多,罵的人更多~

單篇文章單日點閱率竟然有二十幾萬,這倒是非常厲害,表示這篇文章夠爭議性勒~

http://booksilver.pixnet.net/blog/post/352613858

(年輕人,國家沒對不起你,是你對不起自己)

 

這個柏克希爾的部落格K偶而會看,

因為有些觀點很獨特,看得出來作者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

(不管他的論點你喜不喜歡,都不能否認他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這個事實)

妙的是,

當前幾天這篇文章出現後,K去查看了相關資料,

才發現K與柏克希爾之前還有過一面之緣

(反正就是某小開家裡的家庭聚會場合勒~)

短暫接觸的觀察是,

這是一個有野心又聰明的人(在K的字典裡,有野心是一個很正面的形容詞~)

 

至於柏克希爾的上面這篇文章,

有若干論點,K是部分贊同的,但有些論點,K是反對的~

 

柏克希爾說:

房價高固然是一個問題,但租金相對便宜

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雖然柏克希爾主張世界上根本沒有基本生存權這種東西,

  根本否定人民有基本生存權,

  K認為有,但基本生存權並不包括:政府有義務讓年輕人在台北市中心買到房子~)

 

至於柏克希爾一方面讚嘆台灣物價低廉(可以吃到50元的便當)

另一方面又從這個角度,認定年輕人活得下去,沒有抱怨的理由,不應該靠邀,

恐怕是沒有看清問題的本質~

 

因為"物價低廉"是擠壓後的結果,擠壓勞工薪資後的結果!

我們去大賣場挑東西,老是要便宜的,

大賣場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越便宜越好),

就去壓低進貨價格(擠壓上游廠商,甚至農民),

就去壓低員工薪水(擠壓勞工),

也就是,

我們一般大眾(既是勞工,也是消費者)每一次的購買過程,就是一次公民投票,

我們(身為消費者身份時)錙銖必較,比價,要求更便宜的價格的行為,

會擠壓大賣場,

大賣場為了生意不被其他賣場搶走,勢必壓低售價壓低成本,

壓低售價壓低成本,就去擠壓上游廠商及勞工(我們普羅大眾),

薪水被越壓越低,我們買東西只好要求越便宜的越好,

陷入一個一再重複的惡性循環,

這有點像蛇自己吃自己,最後把自己吃掉了~

蛇吃自己1

蛇吃自己2

 

另外政府對上開現象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比如:

政府允許公司業績緊縮時放無薪假,

公司因此免除了支付資遣費的開銷,政府賺到就業率(不會飆升~)

受害的人是誰?員工!

員工也要吃飯,放一兩個月還好,放六個月,他不找工作全家就要餓死,

那只能離職,正中公司下懷(離職最好,省下一筆資遣費),

勞工要打官司說你沒有給付資遣費(耗時費力),

公司說我放你無薪假,沒有資遣你阿,沒有給付資遣費的必要,是你自己要離職的~

 

比如:

政府對於派遣人力部分關注不夠,

很多公司為了壓低成本,保全或服務生都找派遣公司,

結果勞工明明做的是正職的工作,期間還長達數年(這是哪門子短暫派遣?),

實際領的,根本比勞基法最低薪資1.8萬還低,

時薪甚至比勞委會公佈的打工最低時薪115元還低,

像K家附近的大賣場的保全人員,已經做了N年,都熟面孔,

前陣子碰到聊了一下,保全說他們時薪是100元,有做有錢,沒做沒錢,

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一週六天,一個月賺28,800元~

你說他們不認真不辛苦嗎?也不是吧

(如果說一天工作12個小時叫做不努力,那K第一個要去面壁~)

但他們就是領那樣低到靠邀的薪水,

重點是:

他們不是年輕人,一人飽全家飽,都是四五十歲的人,

要養家,這樣的薪水如何養家?

你能說:喔,這都是勞工的錯,是你自己不努力?是你對不起自己?

 

結語:

我們看新聞報導,

常看到"年輕人一個月22K"的新聞,

也常看到"鬍鬚張漲價,消費者大喊吃不消"的新聞,

其實這兩件事,是因跟果,

我們身為消費者時,希望買到便宜東西,

那就會促使廠商壓低成本,結果就是壓低勞工(我們自己)的薪資,

這是資本市場運作下的必然結果,

當然,政府的若干政策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這點不容否認,

把錯全部歸諸於年輕人自己,不太公平~

 

PS:

有些網友因為不滿柏克希爾的言論,

就人肉挖出柏克希爾之前的犯罪記錄,試圖證明柏克希爾的話不值一聽,

我認為大可不必,

你認為柏克希爾講的話沒有道理,就正面迎擊,從內容去反駁他,

攻擊個人,反倒顯出你對柏克希爾論述內容的無力抵抗!

因為你毫無辯駁餘地,那只能挖出對方的過往醜聞去攻擊他勒~

 

 

arrow
arrow

    k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