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馬思緒混亂 言語混淆


馬總統和國民黨近來都滿面春風,自我恭維得很起勁。

馬訪問中美洲友邦之後的感想是「超出預期」的成果;

吳伯雄也為訪問中國感到圓滿。


可是,身在台灣的我們,卻沒有馬外交成功的感受。

既沒有什麼實質的成績,也三次見不到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

還取消了陳水扁時期對友邦的一些金援承諾。

此外,馬對六四發表的談話,也讓人覺得不如不表態還更恰當。

 

馬說邦誼很鞏固,其實真正的關鍵還在中國不再挖台灣牆腳,

使中美洲友邦沒法借力使力需索台灣的援助。

馬通過改善與中國的關係,讓中國同意外交休兵,

給台灣留一點國際空間,反而鞏固了友邦,是成功的外交戰略。

但是,不能這樣就有恃無恐,連扁時代承諾的金援都停止。
正常國家的政府是連續的,不可以因政黨輪替而推翻前任的對外承諾,

要改變須待承諾滿足後再進行,否則就是食言毀諾,在國際上失去信譽。

以前扁政府花錢維持邦交,被譏為凱子外交;

可是國際政治本來就是以利益交換為外交的基礎。

所謂援外,就是一種最常用的外交工具,大國如美、俄、中、日無不以援外交換外交利益。

台灣受到中國的封鎖,金援外交不但是應然,也是國際慣例的實然,沒什麼好批評的。

而且馬政府也應該繼承承諾,把前任的承諾完成,再推展新的對外政策,不能以毀諾為榮。


馬近來經常說話不適當,

除了上述問題外,還在國際場合稱呼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為柯林頓夫人,有違外交禮儀。(註)

不過比起大前天發表的六四聲明,馬的柯林頓夫人說還算小巫。

 


六四感言竟讚中國

馬的六四感言委婉隱晦地點到民主人權就算了,竟藉機大大誇讚中國,

說它這些年來取得很大的進步,相信以後不會再犯,「比過去更為注意人權議題」、

「發展與過去完全不同的開放與自信」云云,非常不得體。

我們寧願他選擇對六四沉默,好過說些相反概念的話。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馬不但把本應譴責中國的聲明,變為吹捧中國,

而且強做解人,為中共向中國人民說好話,身分錯亂,角色混淆。

從近來馬的一些思維和言語,讓人擔心他到底有沒有中心思想和核心價值。

 

註:

馬英九總統出訪,在薩爾瓦多巧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

被國內部分媒體讚譽有加,認為是近年來難得的元首外交成就。

但事實上,馬英九稱呼希拉蕊為「柯林頓太太」

卻被美國人批評為「性別主義者」(sexist),甚至嘲笑台灣沒有人懂國際禮儀。
美國《Foreign Policy》雜誌在華府地區相當具有影響力,以探討、評論外交、經濟政策聞名。

該雜誌曾於六年內獲得三次美國雜誌界最高榮譽The Ellie Award肯定。

六月二日該雜誌網站Madam Secretary(國務卿女士)部落格(此部落格是希拉蕊專屬)

刊登一篇名為「Taiwanese president calls Clinton’Mrs.,’ not ‘Secretary’」的文章。

文中提到希拉蕊與馬英九見面的過程,全文重點強調台灣可能因為與美國太久沒有正式外交關係,

以至於馬英九竟然稱呼希拉蕊為「柯林頓太太」

(Perhaps in keeping with the absence of formal ties,

the Taiwanese president addressed Secretary Clinton as “Mrs. Clinton”。

(以上摘錄自 鍾年晃 馬英九出盡洋相 乙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